2017-11-22 16:14 国家公务员考试 http://www.coolnetlink.com/guojia/ 作者:cy 来源:华图教育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一种语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长的需求,本身就表现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它的综合国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各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预测。”章新胜对媒体说。北京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说,汉语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是2%~4%,汉语则高达38%;在日本,汉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汉语热”直追“英语热”;在澳大利亚,汉语已经超过意大利语,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外语。《纽约时报》曾刊登一篇题为《2040年的中国》的文章,文中写道,到2040年,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各类科学会议上将随处可以听到中文,而美国国内各种音乐排行榜上的中文歌曲也会[ ]。这当然只是一种假设。今天的现实是: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2003年底,美国大学理事会宣布设立AP中文项目,这意味着美国中学生选修的汉语课程将计入他们未来在大学中的学分,汉语成为美国大学入学统考中认定的外语项目之一。一种语言能够引起热潮,除了该国国力、侨民分布外,文化的魅力是难以量化而又绵绵不绝的动力。“语言的学习会加强文化认同感。语言永远只是载体,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是汉语教学的目的。”陆教授说,“当然我们更注重自然地呈现真实,增进了解,消除误会,而不是所谓‘文化扩张’。”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英国有文化委员会,法国有法语联盟,德国有歌德学院,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遗余力地推广法语。塞万提斯学院的院长由西班牙国王兼任。而中国刚刚推出的孔子学院,则意在借助圣人声望向世界推展汉语及其背后广博的文化。
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举行挂牌仪式。而此前两天,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主任严美华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项目部在马里兰大学签署了双方共同建设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目前,中国国家汉办已与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有关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未来几年内将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孔子,这个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一个曾经被自己的子孙轮番践踏的圣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人世界与逐渐寻回文化自信,第一次被中国官方在如此正面、积极的意义上运用。而其使命,亦伟大艰巨: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推进中国汉语战略,推动汉语成为强势语言。
1.1.
填写在短文第三段[ ]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名列前茅
B.比比皆是
C.大放异彩
D.无人不晓
1.2.
对《纽约时报》上《2040年的中国》提出的假设,作者认为( )。
A.完全是假设根本不可能实现
B.虽然有点夸张但并非没可能
C.从现状看实现那样的目标非常困难
D.今后会有更多的大学开设汉语课程
1.3.
作者认为,语言传播的持久动力是什么?( )
A.国家是否投资大力推广
B.本国侨民在外生活需求
C.语言承载的文化的引力
D.语言是否优美动听易学
1.4.
在推广本国语言文化方面,国际惯例是( )。
A.请世界名人书写院名
B.由总统担任推广大使
C.由专门机构承担重任
D.为学习者建立大联盟
1.5.
关于孔子学院,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
A.中国在很早以前就设立了孔子学院
B.美国设立孔子学院的时间实际上比韩国早
C.孔子学院的设立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D.筹建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于“起床”,有人总结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让四肢苏醒。这个过程被称为“切换启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它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准备下班了。于是,意识会接替潜意识逐渐控制大脑,切断梦境。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当你的大脑逐渐清醒,它会下命令给四肢: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这整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安全的环境来启动大脑。
我们很多人,担心叫不醒别人,常会用“锲而不舍”的大噪音来叫别人起床。比如一直对着对方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他坐起下地才罢休;或者一直摇晃对方的身体,摇到对方起来为止。很不幸,这都属于“杀伤性叫醒”,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给人极糟的影响。
睡眠是由潜意识负责的,睡着时它非常活跃,会接收大量的外界信号,并保留下来,制作成梦境,如果在此时被“粗暴”地惊醒,潜意识就会戛然而止,它还没来得及叫意识来接班,就仓皇逃离,这个时候“惊吓”的记忆和感受,会很容易在潜意识中沉淀下去,形成深层的惊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小则令人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当牙膏;大则一天浑浑噩噩,头脑不清。长期以来都被“杀伤性叫醒”,会带来一系列神经或心理的问题,比如被坏情绪控制、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等。
再有,人在睡眠时,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杀伤性的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潜意识在检查环境时,觉得不安全,于是人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绪崩溃等。
如果希望你的亲朋好友安全地醒来,一定要避免使用“杀伤性叫醒”。叫醒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让一个人感到足够的安全。你可以用一些舒缓的乐曲叫人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声等也不错。
2.1.
下列选项中,不一定属于“切换启动过程”的是( )。
A.潜意识切换
B.开始接受外界信号
C.进行环境安全检查
D.启动神经系统
2.2.
关于“杀伤性叫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持续地叫人起床
B.是破坏潜意识的叫醒方式
C.用惊醒让人立即恢复意识
D.是影响人的正常睡眠的叫醒方式
2.3.
关于人的睡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睡眠时人的梦境由潜意识来形成
B.人在睡眠时应减少接收外界信号
C.睡着时人的神经系统依然很活跃
D.睡眠由意识和潜意识来共同管理
2.4.
“杀伤性叫醒”可能会使人因失去安全感而( )。
A.冲动易怒
B.情绪崩溃
C.反应迟缓
D.心境低落
2.5.
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A.潜意识和意识
B.睡眠中的心理学效应
C.起床时大脑工作原理
D.不能小看的“杀伤性叫醒”
地质纪年的名字和分类方法经常改变,不同年代的时间界限也飘忽不定。这有的是因为年代的重新定义,有的是因为测年方法不同,还有的是因为世界不同地方的研究者以不同的岩石作为同一年代的界标,导致具体时间界限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质学家们使用“金钉子”来作为公认的固定界标。
1869年,美国首条横穿美洲大陆的铁路贯通,这条铁路对美国的发展意义极其深远。为了纪念铁路的修建,在铁路竣工时钉下了最后一颗由黄金制成的道钉。这枚“金钉子”成为美国铁路划时代的标志。地质年代的分界线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金钉子被借用到地质学中。金钉子正式名称叫“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有资格被称为“金钉子”的地方,是标志地质年代分界线的代表地点。这里的岩石和化石,记录了某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地质事件。金钉子由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审核批准。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惟一道标,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改变,它的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1972年,第一颗金钉子被钉在捷克,这里发现了非常好的笔石化石。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分界。但金钉子系统发展缓慢,在发布1989年版的地质年代表时,从寒武纪到现在的91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分界点,钉上了金钉子的不到15个。
从1999年起,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有时候决定金钉子落点的不仅仅是科学,比如二叠纪到三叠纪分界的金钉子,虽然喀什米尔和伊朗也有地质记录上合格的地点,但这些地方太难到达了,不利于科学研究,于是中国浙江省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胜出。
现在全球的金钉子已经超过50颗。科学家希望,能尽快把过去6亿年来的重要地质分界都能钉上金钉子。但越是古老的年代,金钉子候选地点就越难找,因为越古老的石头越稀有,那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大化石。如前所述,前寒武纪时期的多数年代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并没有地质根据,也就谈不上钉子。2004年,在澳大利亚钉下了前寒武纪的第一颗金钉子,它标志着6亿年前覆盖地球的冰河年代的结束,以及埃迪卡拉纪的开始。这就是标准放宽的结果——关于埃迪卡拉纪的地质和生物事件,并没有全球普遍存在的记录。
3.1.
第1段意在说明( )。
A.固定界标对地质年代划分的意义
B.将岩石作为年代分界标准的局限
C.研究者对地质测量方法各执己见
D.全盘考虑地质纪年才能科学合理
3.2.
“金钉子”被借用到地质学中的原因是( )。
A.地质年代的确定与铁路修建一样具有重大意义
B.地质年代的分界线同样也具有划分时代的作用
C.它在铁路上和地质学中都有工作圆满结束之意
D.它在铁路上和地质学中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3.3.
关于“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负责提名
B.由国际地层委员会进行审核批准
C.只有在证据确凿的前提下才能更改
D.是唯一代表某一地质时代的分界点
3.4.
中国浙江省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赢得了二叠纪到三叠纪分界的金钉子,是因为其( )。
A.古生物化石种类更丰富
B.岩层层序更为完整清晰
C.化石最能代表某一时代
D.有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3.5.
关于金钉子的确定,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迄今为止还有超过一半的金钉子未被钉下
B.地质根据已不再作为候选地点的必备条件
C.随着技术的提高,候选地点的寻找变得更为容易
D.金钉子所代表的地质年代分界点,最早的是在中国
篆刻欣赏是一种综合美的艺术享受。篆刻创作中,不论哪种风格,都必须通过“篆法”、“章法”、“刀法”来表现。
欣赏篆刻作品,首先要看“篆法”。篆法是三法中的基础。历来印章均以篆为宗,故治印章必先精通篆法,用字要有出处,变化须合六书,切忌生编滥造或任意增减。那些颇有成就的篆刻家,并非都是古文学家,但必须搞清楚文字的源流、演变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使篆字“丰神流动,[a]”,以达到古人所说的“有轻有重,有屈有伸,有俯有仰,有去有来,有粗有细,有强有弱,有疏有密”,[b]的境地。
其次是欣赏“章法”。章法是三法中的重点。章法是复杂多变的,只有多看、多摹、多揣摸,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方能进一步门庭,[c]。篆刻章法应以秦汉古印为准绳,精通六书八体。一字有一字的章法,全章有全章的章法。尽管方寸间字有多寡,文有朱白,印有大小,笔画有疏密、增损、参差、平衡、呼应、挪让、轻重、离合、方圆、巧拙等,应当全局考虑,是方寸印章“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通而不悖”。欲臻章法之妙,就要符合美的规律,或寻工整端庄的风格,或求参差古朴的情趣。
4.1.“以篆为宗”中的“篆”指的是( )。
A.篆刻
B.篆法
C.篆字
D.书法
4.2.[a]、[b]处恰当的措辞是( )。
A.庄重典雅 出神入化
B.出神入化 庄重典雅
C.尽逞其妙 随心所欲
D.随心所欲 尽逞其妙
4.3.[c]处恰当的措辞是( )。
A.十分添春色
B.春色添十分
C.添十分春色
D.添春色十分
4.4.第三段应该删掉的词语是( )。
A.尽管
B.等
C.应
D.或
4.5.第三段使用有误的词语是( )。
A.循序渐进
B.准绳
C.臻
D.寻
科技对学术进程影响巨大,影响中国学术进程的科技活动,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纸的发明,二是印刷技术的普及,三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古籍数字化为其中之一)。前二者对学术的巨大作用已被历史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左右学术的趋向也初露端倪。
不过,人们在认识科技与学术的关系时,往往关注积极方面。比如人们认为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书籍的出版和文学的繁荣;汉末魏晋时期纸张取代简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雕版印刷的积极作用也被充分认识。两末时期的刻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育文化传播,并且作为一种产业加速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都市文化的布局,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不讲或少讲并不等于存在,事实上早在北宋,苏轼等人已经开始思考印刷流行对文人的影响。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对此问题,叶梦得亦颇有体悟。其《石林燕语》指出刻本书籍广泛传播后的两个弊端:一是读书人育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二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刻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
感知数学化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一样,虽然也对学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却是历史的必然,无可逆转。根据历史经验预测数字化进程,可能有两个特点:一是数字化感知最终取代纸本书籍,二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历史来看,纸书取代简牍,印刷取代抄写,都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改进的支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纸张起初很稀有,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随着技术改进、成本降低,纸张才逐渐普及。二是因为观念的变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末魏初重简轻纸,对粗糙的纸张并不认同,纸的应用往往与俗文化连在一起。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替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刻本取替写本则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之后方才完成,均完成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可以设想,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电子出版得到官方认可,电子文献征引获得“合法性”,各种电子书籍和电子商品全面普及等等,均需漫长的时日。
5.1.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很少将学术与政治环境联系起来
B.没有比纸和印刷更重要的发明了
C.科技进步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D.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却鲜少提及
5.2.下列哪项属于科技对学术的消极影响?( )
A.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成文化普及
B.两宋刻书作为一种产业加速商业经济的发展
C.印刷术的推广促进教育文化传播
D.刻本流行使得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
5.3.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苏轼的观点?( )
A.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B.世既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C.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D.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双斜。不用文人愁纸贵,淡黄遍种瑞香花
5.4.下列哪项与最后一段的内容不符?( )
A.数字化古籍最终可能取代纸本书籍
B.成本降低是纸张取代简牍的重要前提
C.纸简替代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后方才完成
D.电子文献合法征引是电子文本取代纸本的必要条件
5.5.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探讨的是( )。
A.古籍数字化有无必要
B.古籍数字化对学术的影响
C.科技对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影响
D. 纸本与电子文本共存时代的特点
1.1.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逻辑填空。定位材料第三段,由“将随处可以听到中文”可知,括号处填入的词应为“多”的意思。“比比皆是”形容极其常见,故B正确。A、C、D项的成语均无“多”的意思,故不符合语境。
因此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态度理解。材料第三段提到“这当然是一种假设”、“今天的现实是……中文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汉语成为美国大学入学统考中认定的外语项目之一”,从作者提出“这是一种假设”及随后描述汉语在美国的推广情况可知,作者认为《2040年的中国》提出的假设并非没有可能,故B正确。
从作者描述“今天的现实”可知,汉语在美国极受欢迎,故A、C项错误。D项不是作者对“《2040年的中国》提出的假设”的看法。
因此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第四段“一种语言能够引起热潮……文化的魅力是难以量化而又绵绵不绝的动力”可知,语言传播的持久动力是语言承载的文化引力,故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第五自然段的“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可知,推广本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惯例是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第七段“中国国家汉办……未来几年内将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可知,筹建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D项正确。
由材料第五段“中国刚刚推出的孔子学院”可知,A项错误。由材料第六段“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举行挂牌仪式”可知,韩国是最早设立孔子学院的国家,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提及。
因此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定位原文,由文章首段第二句话可知“切换启动过程”包括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让四肢苏醒四个步骤。B项“开始接受外界信号”不一定属于切换启动过程。故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段中明确点出“‘杀伤性叫醒’,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C项表述正确。A项是“杀伤性叫醒”的一种方式;B项错误,根据文章第3段可知,“杀伤性叫醒”并不是“破坏”潜意识,而是令潜意识“戛然而止”;D项错误,根据整篇文章可知,“杀伤性叫醒”“会带来一系列神经或心理问题”,没有提到“影响正常睡眠”这一点。
故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正确,文章第三段首句提到“睡眠是由潜意识负责的,睡着时它非常活跃……制作成梦境”,即睡眠时人的梦境由潜意识来形成的。
D项错误,第三段首句明确提到睡眠是潜意识来负责的,并没有意识的作用;B、C两项在文章中并未提及,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章第四段尾句提到“‘杀伤性的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绪崩溃等”,由此可知B项“情绪崩溃”表述正确。根据文章第三段末尾可知,A、C、D三项是长期被“杀伤性叫醒”所带来的一系列神经或心理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标题选择题。
整篇文章是围绕着起床时被“杀伤性叫醒”展开的,强调“杀伤性叫醒”会给人带来极糟的影响。因此D项最适合成为文章标题。
A、B两项在文章中虽有所涉及,但是范围较广,且不是文章的核心内容;C项只是文段第一段的总结,太过片面,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1.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第一段主要讲述了地质年代划分的模糊不清,从而采用“金钉子”这一公认的固定界标,至此地质年代划分不再模糊,这表明了固定界标对地质年代划分的意义。BCD语意表述没有抓住主要意思,故正确答案为A。
3.2.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根据提问,锁定第二段,“于是金钉子用到地质学中”,“于是”表示结论,前面是对它原因的解释。根据前一句他成为美国划时代的标志,这和地质时代异曲同工,那就说明地质时代同样是有划时代的意义。故正确答案为B。
3.3.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首先定位“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出现在第二段中间部分。它是金钉子的正式名称。根据“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地标”对应D项。A、B“地质委员会”和“地层委员会”偷换概念。C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变化,它的地位也不会变化”。故正确答案为D。
3.4.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据提问定位到第四段,根据“于是浙江省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胜出”表示因果关系中的结论,那么前面是原因。前面文段“但是”之后是重点及喀什米尔等地很难到达,即交通不便利,也就是说浙江省依靠交通便利胜出。故正确答案为D。
3.5.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对应文段最后一段,根据原文“前寒武纪时期的多数年代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并没有地质根据,也谈不上钉子”可知B选项属于同义替换。A无中生有,C强加因果,D项表述“在中国”与原文意思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
4.1.答案: C
解析:
“历来印章均以篆为宗,故治印章必先精通篆法,用字要有出处”,可以看出“篆”是用来书写篆字。因此,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 A
解析:
文段中“只有这样方能使篆字“丰神流动,[a]”,中有一个“,”表示并列,可以看出[a]的意思与“丰神流动”的意思相近,丰神流动的意思是蕴籍古雅,所以填庄重典雅比较合适;“以达到古人所说的“有轻有重,有屈有伸,有俯有仰,有去有来,有粗有细,有强有弱,有疏有密”,[b]的境地”,体现了一种绝妙的境界。因此,正确答案为A。
4.3.答案: C
解析:
根据语法和语序原则,应该是“添十分春色”。因此,正确答案为C。
4.4.答案: A
解析:
“尽管方寸间字有多寡,文有朱白,印有大小,笔画有疏密、增损、参差、平衡、呼应、挪让、轻重、离合、方圆、巧拙等,应当全局考虑,是方寸印章“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通而不悖””,文段内容并没有体现出转折的语气,而是一种客观的陈述,“尽管”一词在文段中显得有些多余,应该删除。因此,正确答案为A。
4.5.答案: D
解析:
文中“寻”为“寻找”之意,“寻找风格”属于搭配不当,可改为“体现工整端庄的风格”,所以“寻”用在此处不合适。正确答案为D。
5.1.答案: D
解析: 通过此空出现的位置和逻辑分析可知,应起到总结全段的作用。本段核心在于,强调了“印刷技术流行对文人的消极的影响”,换言之,也就是D项所说的“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5.2.答案: D
解析: 根据第二段“科技与学术的积极关系”可知,A、B、D项在此范围内。只有D项,相关信息在第三段,表述的是“消极影响”。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5.3.答案: A
解析: 根据第三段信息“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可知,苏轼的观点是:书多反而让文人不喜欢读书了(诵读灭裂)。A项强调的科举之士(文人)束书不观是对其观点的准确反映。B项强调的“讹谬者”与C项强调的“缮写模勒”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强调的第二个弊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而此观点与苏轼观点不一致。排除B、C。D项“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又斜”强调的是“纸张非常好”,与苏轼观点无关。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5.4.答案: C
解析: 根据最后一段信息“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取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可知,C项偷换时态,是在“魏晋时期”而非“明清之后”。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5.5.答案: D
解析: 本篇文章后半部分论述的核心为“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结语推断题的做题原则“话题一致,理顺逻辑”可知,接下来讲述的核心应与“电子文本与纸本的关系”相关;从逻辑上讲,上文既然谈到了“电子文本取代纸本需要漫长的过程”,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二者共存的时间段内的特点”。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编辑:从尧)
下一篇:没有了
华图教育APP客户端下载